養生理論

《內經》養生理論

◆《內經》的養生理念:

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積極預防思想。認為“病已成而后藥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兵,不亦晚乎?”

特別重視正氣在防病、益壽延年中的重要作用,認為“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氣必虛”。

重視內因的作用表現在養生學上強調精神情志的調節和真氣的保養。

在養生上,調和陰陽,達到和同筋脈,氣血皆從,內外調和是養生的最終目標。

生命取決于氣,保氣、養氣、調氣是養生和治病的根本要求。

順應天地自然對養生和治病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順之則生,逆之則死。

◆《內經》養生方法:

除了強調節飲食、慎起居、適寒溫、和喜怒等生活上的調攝外,在天人相應理論指導下,還提出了順應自然四時變化的調攝方法。如:春養生氣、夏養長氣、秋養收氣、冬養藏氣等。

◆《內經》養生學地位:

養生學是中醫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有特殊的地位。

重視養生是中醫學區別于西醫的主要特征。

◆《內經》養生條件:

對天地宇宙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養成高尚的道德人格,建立一種合理的生活方式,才是保持身體健康,免除疾病纏繞的關鍵所在。得病之后的治療則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下策。

在現代西醫學的模式下很多問題是解決不了的,而中醫則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中醫學所倡導的是積極的養生治療觀。

因此,要想受益于中醫學必須對中醫學的基本思想、核心價值觀念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才行。

因此,在醫療活動中或養生實踐中,患者或普通人必須作為主體積極參與其中,不能僅僅作為醫學的客體被動地接受醫學治療。

中醫學啟示給我們的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內徑》思想綱要

◆內經的基本思想:

《內經》即《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文獻典籍,它全面地闡述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反映了中醫學的理論原則和學術思想,為中國醫學之祖。

其內容又不僅限于醫學,而與中國古代的哲學、天文、地理等學科密切相關,是一部關于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綜合著作。

◆《內經》的觀念及理論基礎:

“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老子的無為思想,莊子的真人、至人、圣人、賢人等人格等在內經中均有體現。

在價值觀上,與黃老道家是一致的。

儒家的中庸、中和,有諸內必形諸外以及重“本”的觀念等。

古人把包括人在內的整個宇宙看成是一個大生命的流行發育過程,一切學問都是對這大生命流行化育的揭示,醫學與其他學術之間并不是外在的關系,而是內在統一的,都是關于生命的學問。 

◆天人合一的天人相應觀。

天人相應的基本內涵是人由天地之氣所化生,人的生命活動取決于天地自然的變化規律,人也應該主動地去順應天地自然的變化規律。

“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知萬物者,謂之天子。”

順應天地自然對養生和治病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順之則生,逆之則死。

◆天地萬物由一氣所化。

古人認為氣是宇宙和生命的本源,人與天地萬物都由氣所化生。

氣是人與萬物生死存亡的根據,是生命的本質。

就人來說,生命取決于氣,保氣、養氣、調氣是養生和治病的根本要求。 

◆陰陽五行是中醫學認識世界的基本框架。

古人認為作為天地萬物本源的氣或稱元氣,具有運動化生的本性。

氣的運動展開為陰陽五行,陰陽五行之氣是世界的基本結構。

整個世界就是以氣為內在本質,以陰陽五行為外在形態表現的動態統一系統。

萬事萬物通過陰陽五行聯系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內經》根據這一思想建立了以五臟為中心,在內聯系六腑、經脈、五體、五化、五竅、五志等;在外聯系五方、五時、五味、五色、五畜、五音、五氣等,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整體醫學宇宙觀。

陰陽臟腑辨證成為中醫認識疾病的基本思維模式。 

◆形神統一,重神輕形,是中醫區別于西醫的基本特征。

古人認為,天地萬物由氣所化生。具體說來,是由在天之氣(陽氣)和在地之形(陰氣)合和而成。就人來說則是形神合一。

神是氣之功能的極致表現,神本質上也是氣。人的生命活動雖然要以形體為依托,但終究以氣為本質,氣在生命存,氣去生命亡。所以中醫在生命觀上重氣輕形,最佳的生理狀態應該是形氣相得。

◆陰陽和平是中醫學最高的價值追求。

《內經》認為“陰平陽秘”是生命存在的前提。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圣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在養生上,調和陰陽,達到和同筋脈,氣血皆從,內外調和是養生的最終目標。

人之所以生病,根本原因就是氣血陰陽的逆亂失調,所以中醫的具體治療原則雖有很多,但都以平調陰陽氣血為最后目的。

◆取象運數比類是中醫思維的基本方法。

古人認為萬物皆由陰陽五行之氣所化生,相同的氣所生之物具有相同或類似的作用功能和形象,彼此之間具有特別的親和力,所謂“同氣相求”、“同類相動”。

古人就是以此為根據歸類劃分事物,作為認知基礎的。取象運數思維是《內經》建立醫學理論體系的核心思維方法。也是其后中醫學家運用中醫理論認識疾病、認識藥物的基本思維模式。

 

★《內經》的主要內容:

《內經》醫學學術思想包含著豐富的思想內容,如:臟象、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論治、養生及運氣等方面。

◆臟象學說

臟象學說是研究人體各臟腑組織及其在水谷運化,氣血運行,水液代謝,精神情志活動等方面的生理、病理規律,以及臟腑活動與外界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說。(臟,指藏居于體內的臟腑;象,指臟腑表現于外的機能現象)。

古代醫家根據當時的解剖學知識,結合對自然界四時陰陽變化規律的觀察,并聯系內在臟腑表現于外的機能活動征象,從而據象推理,據理驗證,創立了以“四時五臟陰陽”為核心的外應五時、五氣,內系五臟、五腑、五體、五官、五華等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功能活動系統。

臟象學說反映了人體內外環境統一的整體觀,是《內經》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絡學

經絡學說就是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組成內容、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關系的學說。

經絡系統包括經脈、絡脈、經別,以及經筋、皮部等部分。

經絡是與臟腑密切相關的人體又一組織系統,與臟腑共同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

主要功能是通行氣血,溝通表里上下,聯系臟腑肢節。通過經絡運行氣血,為臟腑組織提供了營養物質,維系了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從而保證了正常的生命活動。

經絡系統無論在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方面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針灸、按摩等學科,更是以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

◆病因學說

病因學說是研究導致人體發病的各種因素,及其性質、致病特點和臨床表現的學科。

《內經》在天人相應和形神統一哲學觀念的指導下認識到外在自然氣候的異常變化和內在情志的刺激是疾病發生的兩大重要因素,前者稱為“六淫”(風暑火濕燥寒),后者稱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六淫從外入,屬陽;而情志變動、飲食起居失節,病由內生,屬陰。風、暑、火屬陽,為春夏主氣;濕、燥、寒屬陰,為秋冬主氣。臨床上就是根據致病特點和癥狀表現來辨別病因,稱為“審證求因”,是辨證論治的主要特點之一。

七情,一般屬于正常生理活動范圍內的不會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才會致病。根據不同情志傷及不同的臟腑,有“七情太過,反傷五臟”之說。

以上致病因素的內容和理論原則構成《內經》的病因學說。

◆病機學說

病機學說是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機理和規律的學科。包括發病和病理轉變兩個方面。

《內經》把人體抗御病邪的能力稱為“正氣”,致病因素稱為“邪氣”,疾病發生與否取決于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一般情況下,人體正氣旺盛,邪氣不易侵入,即使侵襲也不會發病。當人體正氣相對虛弱時,不足以抵抗邪氣,邪氣才能為害致病。

這種正邪相爭的發病理論反映了內因是發病的決定因素,外因是發病條件的發病學觀點。這是中醫學區別于西醫的一個重要特征。

盡管疾病千變萬化,但就病理轉變來說,不外乎正邪斗爭,陰陽失調以及升降失常幾個主要方面。這些是病機學說的主要內容,也是后世辨證論治的理論根據。

◆病證學說

病證是在一定條件下致病因素作用于人體,引起機能失常后,表現出的病理過程。(病,是疾病;證,是證候,即醫者候察掌握的疾病證據。)

《內經》論述病證是以臟腑、經絡、病因病機學說為理論根據,并以臨床實踐為基礎的。分類為六淫病證、五臟病證、氣血津液病證、情志病證以及雜病等,是以病因和病位為分類基礎的。 

◆診法學說

診法就是診斷疾病的方法。《內經》的診法包括望、聞、問、切四種診法,簡稱“四診”。

望診:大凡病人的精神、形態、五官、齒舌、膚色、毛發、二便等都為望診所必察;

聞診:病人的呼吸、語言、聲音、氣息、嗅味等,都為聞診所必審;

問診:病人的居處、飲食、情志、喜惡、發病經過等,都為問診所必詢;

切診:病人的脈象、肌膚、胸腹、手足等,都為切診所必循。

《內經》診法是以“有諸內必形諸外”、“知常達變”和“從外知內”為理論基礎的,是以人體生理、病理現象,及其與外界事物的聯系為根據,運用推理、反證的方法,以常測變,從常知變,從而達到“以表知里”。

《內經》的診法也是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和運動變化觀在診察疾病中的體現。 

◆論治

論治的內容大致包括治則、治法、制方等。

其特點是在四時五臟陰陽理論指導下,強調人體內外的統一,提出了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則。

在治療上提出了因勢利導、治病求本、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標本緩急、補虛瀉實、寒熱溫清、預防與早治等原則。

在治法上,除了藥物和針灸外,還廣及精神療法,以及按摩、導引、藥熨、漬浴、饑餓等方法,說明了《內經》治法的廣泛性和多樣性。

制方中的君臣佐使組方原則,對后世新方的創立,起到了指導作用,是方劑學的理論基礎。 

◆養生

養生是研究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以延年益壽、享盡天年的理論和方法。《內經》養生學突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預防思想。在養生理論中,特別重視正氣在防病、益壽延年中的重要作用。重視內因的作用表現在養生學上強調精神情志的調節和真氣的保養。

養生的具體方法,除了強調節飲食、慎起居、適寒溫、和喜怒等生活上的調攝外,在天人相應理論指導下,還提出了順應自然四時變化的調攝方法。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的春養生氣、夏養長氣、秋養收氣、冬養藏氣等,就是根據四時陰陽變化提出的具體養生方法。

在中國古代先哲看來,只有對天地宇宙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養成高尚的道德人格,建立一種合理的生活方式,才是保持身體健康,免除疾病纏繞的關鍵所在,才是躋斯民于仁壽的恒久之道。至于得病之后的治療則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下策。

《內經》倡導“治未病”的積極養生思想。認為“病已成而后藥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兵,不亦晚乎?”

中醫學所倡導的是積極的養生治療觀。因此,要想受益于中醫學必須對中醫學的基本思想、核心價值觀念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才行。這與西醫有很大的不同,作為患者不必對西醫學有足夠的了解就可以得到它帶來的益處,而中醫則不行。

中醫相對來說比較麻煩,但在現代西醫學的模式下很多問題是解決不了的,而中醫則是根本的解決之道。因此,在醫療活動中,特別是養生實踐中,患者或普通人必須作為主體積極參與其中,不能僅僅作為醫學的客體被動地接受醫學治療。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說,中醫學啟示給我們的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運氣學說

運氣學說是研究天時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體影響和發病的學科。

運氣學說的基本內容就是以五行、六氣(風火熱濕燥寒)、三陰三陽等為理論基礎,運用天干地支所配合的甲子為演繹工具,來推測氣候變化規律和疾病流行情況。由于氣候變化是非常復雜的,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所以其內容廣及天體運行、氣候變化以及人體生理、病理等各種節律。

從學科內容看,除了醫學外,還涉及古代天文學、氣候學、物候學、歷法學及生物學的知識。

《內經》的學術理論體系是古代醫家通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在古代哲學思想指導下形成的。由于其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千百年來有效地指導著中醫的臨床實踐,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特级丰满少妇一级AAAA爱毛片,看亚洲A级一级毛片,亚洲AV片,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樱花,国产又黄又爽又湿的免费网站,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